位置導航:首頁 / 專題 / 輝煌的五年 / 正文

    輝煌奮進的五年

    “十大”以來中國紅十字會省級分會發展巡禮

    時間:2019-08-30

    中國紅十字會第十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以來,全國紅十字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群團工作重要論述和紅十字事業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中心任務,紅十字會各項工作取得新成就、新突破。值此中國紅十字會第十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召開之際,本報專門刊發“十大”以來各省級紅十字會發展與成就,共迎盛會召開。

    5B1-1000.jpg

    5B2-1000.jpg

    北京:抓黨建,正風氣,興主業,謀發展

    北京市紅十字系統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把握“黨和政府在人道領域的橋梁紐帶和助手”的職責定位,以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為著力點,抓黨建、正風氣、興主業、謀發展,各項工作取得較好成績。

    一是始終不渝堅持黨對紅十字會工作的組織領導,扎實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注重強化思想引領和理論武裝,認真履行黨建工作主體責任,持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化落實。

    二是緊緊依靠黨和政府關心支持,紅十字事業發展體制機制日趨完善。政策扶持力度持續加大,各部門和理事單位支持力度持續加大,財政保障力度持續加大。

    三是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和隊伍建設,紅十字會吸引力凝聚力影響力明顯增強。專兼職工作者和會員隊伍不斷擴大,基層基礎更加扎實,紅十字青少年工作深入開展。

    四是注重發揮紅十字組織獨特優勢,助力“平安北京”建設彰顯新作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逐步完善,救災救援能力逐步提高,積極參與應急保障工作。

    五是服務和維護百姓生命健康,人道領域助手作用更加突出。應急救護培訓實現新突破,人道惠民舉措打造新亮點,無償獻血、造血干細胞工作取得新進展。

    六是大力弘揚紅十字精神,助力精神文明建設和促進民間交往作用逐步顯現。紅十字精神深入人心,志愿服務獲得群眾點贊,民間交往交流合作穩步開展。

    2015年以來,首都紅十字系統共募集款物達7.1億元,救助款物支出5.3億元;累計實現161例造血干細胞捐獻,累計實現1100例遺體捐獻。

    上海:推進改革創新,著力提升“三力”

    上海市紅十字會以落實上海市紅十字會改革實施方案為抓手,在總會指導下,圍繞上海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團結帶領全市各級紅十字組織推進改革創新,加強自身建設,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

    一是以改革促事業發展,不斷提升紅十字組織戰斗力。突出政治性,實現全市16個區紅十字會黨組全覆蓋;突出群眾性,新一屆理事會成員中基層一線代表比例超過60%;突出服務性,緊扣要求優化部門機構設置,為實現管辦分離、提升服務能力,推進紅十字事業全面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二是以改革促業務工作,不斷提升紅十字組織影響力。立足歷史厚度,做強核心業務,年普及應急救護培訓40余萬人次,累計實現造血干細胞捐獻464例,實現器官捐獻673例;立足國際高度,做優品牌業務,在交通樞紐和人群密集處設置AED1400余臺,連續9年舉辦紅十字青少年文化節,連續舉辦8屆國際人道問題辯論賽;立足群眾廣度,做實基層業務,全市紅十字服務總站達到178個,覆蓋81%的街鎮(鄉)。

    三是以改革促自身建設,不斷提升紅十字組織公信力。注重公開透明,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全市紅十字人道救助基金項目的使用情況全部上網公示,通過上海市紅十字會綜合業務信息化平臺,實現紅十字工作及時、便捷的信息公開、發布和全過程監督;嚴格依法履職,努力優化治理結構,上海市嘉定區紅十字會率先設立監事會;整合各方資源,積極推動文化傳播,建成全國第一個“上海紅十字歷史文化陳列館”。

    天津: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作出積極貢獻

    天津市紅十字會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紅十字事業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天津工作大局,主動作為,充分發揮黨和政府在人道領域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為天津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民生改善作出積極貢獻。

    一是黨建引領作用不斷強化;二是應急救援救護能力顯著提高;三是人道救助實力穩中有升;四是關愛生命工作再上臺階;五是志愿服務和青少年工作成果豐碩;六是宣傳傳播工作持續加強;七是依法治會工作創新發展;八是紅十字國際交流開拓前行。

    2015年以來,全市紅十字系統共募集社會各界力量捐贈的救災救助款物合計1.13億余元,向新疆、云南、西藏、河北、四川、湖南等地震、洪澇、突發事件災區捐贈款物合計8580余萬元,向困難群眾發放救助款物合計5800萬余元;累計實現造血干細胞捐獻232例,實現人體器官捐獻882例;6名紅十字志愿者榮獲天津市優秀志愿者,其中2人榮獲全國優秀志愿者,4支志愿服務隊榮獲天津市優秀志愿服務隊,其中1支獲得全國表彰。

    天津市紅十字會還積極融合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優勢,拓展宣傳渠道,打造立體宣傳體系,在各媒體刊發、播出源頭新聞報道1128篇次,轉發萬余篇。

    重慶:加強黨建 服務基層 傳播人道

    重慶市紅十字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充分發揮黨和政府在人道領域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各項工作取得較好成績。

    一是夯實根基,大力加強黨的建設。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加強政治建設;以主題教育為契機,大力加強思想作風建設;以機關黨建為龍頭,大力加強自身建設。

    二是服務基層,核心業務全面推進。加強應急體系建設,著力提升備災救災能力;立足服務民生,人道救助多措并舉;廣泛動員社會資源,募捐籌資能力不斷增強;以“五進”為抓手,大力開展應急救護培訓;深化群團改革,推動組織建設;突出發揮資源動員能力,加強社會組織管理。

    三是傳播人道,大力強化宣傳工作。弘揚人道精神,在典型推介上下功夫;著力品牌建設,在創意創新上下功夫;強化媒體宣傳,在網絡傳播上下功夫。

    近五年來,全市紅十字系統募集各類款物5.22億元,開展應急救護培訓275萬人次,實現造血干細胞捐獻 83 例、器官捐獻417例,救助大病兒童123102人次,實施疾病應急救助患者27520名,開展人道救助和慈善公益項目275個,人道公益支出款物價值4.29億元。

    陜西:圍繞中心 服務大局 開拓進取

    陜西省紅十字會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紅十字事業發展的意見》和《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紅十字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要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開拓進取,扎實工作,積極開展以“三救三獻”為核心的各項工作,切實發揮了黨和政府在人道領域的助手作用。

    一是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二是依法履行職責,核心業務成效顯著;三是加強學習調研,推動深化改革;四是大力開展人道救助項目;五是基層組織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六是普及《紅十字會法》,宣傳工作再上新臺階,七是加強隊伍建設,提升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

    五年來,省紅十字會累計培訓救護師資2694人、紅十字救護員6萬余人,普及救護知識與技能100余萬人次;實施造血干細胞捐獻61例,實施人體器官捐獻812例;通過醫療救助項目、陽光助學等多種方式、渠道籌措社會資源,累計投入各類救災救助款物近2.8億元。

    截至目前,全省10個市級紅十字會基本理順管理體制,全省106個縣(市、區)中有91個區縣理順管理體制,建立紅十字基層組織2373個,會員累計達130121人。全省328所大中小學校建立紅十字會,現有省級示范校110所,全國“紅十字模范校”3所。

    江蘇:加強黨的領導,認真依法履責

    江蘇省紅十字會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群團改革和紅十字事業重要講話批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紅十字會法和群團改革任務,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認真履行法定職責,著力推進改革創新,扎實開展“三救”“三獻”核心業務,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

    一是健全應急體系,災害應對能力明顯增強;二是融入健康江蘇,應急救護培訓實現廣覆蓋;三是創新人道資源動員模式,救助能力有效提升;四是實施生命接力,穩步推進“三獻”工作;五是廣泛開展志愿服務和紅十字青少年工作,形成一批特色品牌;六是擴大紅十字文化傳播,紅十字影響力日益提升;七是加強基層基礎工作,紅十字會自身建設上新臺階;八是主動走出去,民間交流合作富有成效;九是強化政治擔當,認真落實對口支援任務。

    2015年以來,全省紅十字會系統累計籌集人道資源15.51億元,策劃實施人道項目近400個,指導各級紅十字會設立人道救助基金、冠名基金96個;全省登記在冊各類紅十字應急救援隊伍30支,紅十字會整體納入全省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體系;應急救護培訓納入《“健康江蘇2030”規劃綱要》,累計培訓人數占全省戶籍人口19.57%;累計實現造血干細胞捐獻762例,實現器官捐獻772例,11個設區市建成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林、墻);“博愛青春”“農民健康百村工程”、南京“志友”等4個項目先后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評為“四個100”學雷鋒志愿服務“最佳志愿服務項目”。

    山東:著眼固本強基,聚焦主責主業

    山東省紅十字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依法履職,致力改革創新,聚焦主責主業突出重點,打造亮點工作形成特色,全省紅十字事業發展取得良好成績。

    一是著眼固本強基,開展主題活動促規范。2015年至2018年,相繼開展“信息公開年”“制度建設年”“標準化建設年”“工作落實年”活動。今年,省紅十字會確定為“深化工作落實年”,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作風,推進各項工作落實。

    二是著眼服務大局,參與社會治理惠民生。助力脫貧攻堅,發放救助款物價值3.4億元,受益群眾40余萬人次。助力健康山東,開展各類應急救護培訓1500余期,普及培訓300余萬人次,救助貧困家庭白血病、先心病患兒4157人。助力鄉村振興,先后選派20余名同志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或參加“鄉村振興服務隊”,培訓鄉村醫生1200余名。助力“一帶一路”,先后承辦多期國外研修班,組織9名同志前往布基納法索開展為期一年的醫療援助工作。

    三是著眼主責主業,加強品牌建設樹形象。著力打造“愛心相髓”造血干細胞捐獻品牌,全省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入庫血樣達19萬人份,位居全國首位。著力打造“生命接力”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品牌,累計實現人體器官捐獻2331例、遺體捐獻1764例。著力打造“救在身邊”應急救護品牌,全省建立紅十字應急救援隊伍51支,進行各種保障和普及應急避險知識1000余人次,著力打造“博愛齊魯”紅十字品牌,“微塵”榮獲山東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感動山東人物(群體)獎。

    浙江:為“三個浙江”建設貢獻力量

    浙江省紅十字會系統在黨委政府堅強領導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進取、砥礪奮進,開創紅十字事業發展新局面,為“平安浙江”“健康浙江”“和諧浙江”建設積極貢獻力量。

    一是全面加強黨對紅十字會工作的領導。堅持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做到“兩個維護”。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推進“清廉紅會”建設。堅持黨對意識形態的領導,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導權、話語權。

    二是紅十字事業發展環境持續優化改善。浙江省委辦公廳發文開展專項督查,推動浙江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紅十字事業的意見》的全面落實。浙江省發改委將《浙江省紅十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列入省級專項規劃目錄。

    三是紅十字會組織體系更加健全完善。全省11個設區市和89個縣(市、區)基本理順紅十字會管理體制,全省建立紅十字基層組織12445個,5328所學校建立紅十字會。

    四是打響“生命關愛”品牌。全省組建各級各類紅十字應急救援隊110支,擁有骨干隊員近3000人;累計投入人道救助資金2.11億元,走訪慰問困難家庭29.45萬戶;培訓救護師資1.16萬名、救護員108.31萬人;累計實現造血干細胞捐獻490例,實現人體器官捐獻1202例。

    五是紅十字精神凝聚社會正能量。103名“紅十字感動人物”入選“浙江好人”榜,4名獲評“浙江省道德模范”和“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浙江省紅十字應急搜救隊、浙江省造血干細胞捐獻服務隊等獲評“四個100”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

    6b安徽1-1000.jpg

    6b福建-1000.jpg

    安徽:依法履職,有效發揮橋梁紐帶作用

    中國紅十字會第十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召開以來,安徽省紅十字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中央和安徽省委群團工作改革為契機,主動圍繞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建設,依法履職,有效發揮了紅十字會作為黨和政府在人道領域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緊握黨建工作抓手,推進安徽紅十字事業改革發展邁上新征程;黨建工作不斷加強,黨政支持力度持續加大,紅十字會深化改革積極推進;搭建救助服務平臺,具有安徽特色的人道資源動員機制形成新格局;建立完善人道資源動員機制,創新人道資源動員方式,增強人道服務的凝聚力;促進救援救護聯動,災害應對能力和群眾自救互救意識實現新提升;樹立生命關懷理念,造血干細胞和遺體、器官捐獻數量質量取得新突破;加強規范管理,造血干細胞捐獻事業長足進步,遺體器官捐獻工作有序開展;夯實志愿服務載體,助推紅十字文化和人道精神傳播緊跟新時代,“安徽好聲音”廣泛傳播。

    近4年累計籌集款物3.11億元,安徽省紅十字基金會獲評5A級社會組織;平均每年籌集款物價值近500萬元、慰問困難家庭1萬余戶;建立“三獻”志愿服務隊18支,志愿者超過500人;造血干細胞入庫志愿者達49972位,累計實現捐獻187例,實現捐獻增幅和庫容使用率居全國第三。

    福建:圍繞中心,凸顯紅十字核心職能

    2015年以來,福建省各級紅十字會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和《國務院關于促進紅十字事業發展的意見》,持續不懈創業,奮力開拓創新,接力生命救護,傳遞人道愛心,紅十字“人道傳播、生命救護”核心職能更加凸顯,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紅十字事業發展方向。強化思想理論學習,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全面從嚴治黨,堅定發展方向;強化干部作風建設,持續整治“四風”;強化黨風廉政建設,注重預防把控。

    在服務民生中凸顯紅十字會橋梁紐帶作用。彰顯人道愛心的救援救助卓有成效;維護生命安康的救護接力行動深得人心;引領公益善行的人道傳播釋放社會正能量;跨越海峽的人道交流合作更加貼近兩岸互動需求。

    在改革創新中激發紅十字事業發展活力。創新人道傳播途徑;創新人道救助平臺;創新人道奉獻載體。

    在依法治會中推動紅十字事業跨越發展。組織體系不斷健全;運行機制日趨規范;事業發展形成特色。

    先后為西藏、臺灣等地震災區,以及省內臺風洪澇災區等開展募捐救援行動,直接援助的救災款物達4800多萬元;累計救助困難群眾6萬多人次,直接發放救助金5.4億多元;為福建省5A、4A景區援建“紅十字救護站”、培訓1500多名景區應急救護人員;先后為閩浙贛粵魯瓊6省和臺灣地區培訓水上安全救生員633人次,新組建紅十字水上安全救生志愿服務隊30支;現有基層組織2933個、會員842671人、登記志愿者68288人。

    海南:高舉旗幟,譜寫人道事業新篇章

    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指導和海南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下,海南省紅十字會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按照海南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加快建設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充分發揮紅十字會作為黨和政府在人道領域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不斷加強黨的建設,筑牢戰斗堡壘;大力推進應急救護和救援工作,助力建設平安海南;積極開展人道救助,助力扶貧攻堅工作;持續開展“三獻”工作,助力建設健康海南;扎實推進志愿服務,助力建設文明海南。

    2015-2016年全省開展16課時救護員培訓,培訓救護員18944人次,知識講座普及63769人次。在海南醫學院投入63萬元建設了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體驗基地;為11200余名困難群眾發放價值461.26萬余元慰問物資;全省共有444549人次參加無償獻血,獻血量713826單位;動員5637名志愿者加入中華骨髓庫,累計有102名志愿者無償捐獻造血干細胞。

    河北:夯基礎,創特色,嚴規矩,促規范

    中國紅十字會“十大”以來,河北省各級紅十字會緊緊圍繞中央“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河北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總會各項任務安排,夯基礎、創特色、嚴規矩、促規范,依法推動河北省紅十字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在知行合一上見實效,在改革發展上有新作為,奮力開啟新時代紅十字事業發展新征程。

    系統黨建工作不斷加強。強化思想政治引領;狠抓作風建設不放松;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夯實組織建設基礎;推動地方立法取得重大突破。

    全面深化改革進展順利。積極落實和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積極推動出臺《河北省紅十字會改革方案》和市縣紅十字會改革;積極推進理順縣級紅十字會管理體制和基層組織建設試點工作;積極推進內部治理結構改革。

    助力精準扶貧脫貧成效明顯。不斷加大精準救助力度;深入推進技能扶貧;大力開展設施扶貧;全面推動養老服務試點工作;向定點脫貧幫扶聚力;聯合實施京津冀人道扶貧行動;積極參與和推動城鄉社區治理。

    應急救援救護機制進一步完善;生命關愛工程有序規范推進;京津冀紅十字事業合作持續深化。

    紅十字會公信力建設得到加強。換屆大會圓滿成功,依法設立并選舉產生監事會。

    共招募“魔豆媽媽”6700余人,完成培訓4500余人,幫助1130名“魔豆媽媽”通過云客服項目居家就業實現脫貧減貧。2018年,全省各級紅十字會募集各類款物總價值12554.02萬余元,比上年增長20.32%;支出款物總價值10591.55萬余元,比上年增長26.37%,受益群眾達32萬余人次。五年來,累計投入資金1000余萬元,覆蓋38所高校,培訓師資3000余名,救護員4萬余名,新生近30萬名。

    河南:加強自身建設,推進事業發展

    中國紅十字會“十大”以來,河南省紅十字系統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紅十字事業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中央群團改革工作座談會精神,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嚴格依法治會,加快推進改革,有效履行人道職責,河南省紅十字會備災救災中心竣工投入使用,造血干細胞捐獻例數連續6年位居全國第一,“紅十字進社區”融入工作大局,核心業務、脫貧攻堅、服務人道需求等工作成效顯著。

    高舉黨建旗幟,引領人道事業發展。明使命,牢記主體責任;抓學習,強化理論武裝;強措施,突出黨建重點;嚴要求,落實黨建制度;促工作,提升黨建實效。

    聚焦主責主業,唱響人道主旋律。融入工作大局,打造人道新品牌。實施結伴同行脫貧路專項行動;下活“紅十字進社區”這盤棋;持續推進“紅會送醫計劃”。

    加強自身建設,提升人道服務能力。

    “十大”以來,河南省新增造血干細胞捐獻者3.5萬人,總庫容達到12.7萬人,有773位志愿者先后捐獻造血干細胞,其中為境外患者捐獻20例,在全國率先達到300例、400例、500例、600例、700例捐獻;先后有12397人次獻血4196750毫升,1124名志愿者加入中華骨髓庫;全省登記器官捐獻志愿者26948人,實現器官捐獻1523例,捐獻大器官4370個。

    招募9136名醫療專家紅十字志愿者,組成122支“紅會送醫計劃”志愿服務隊,接診患者25萬人,直接受益群眾達50多萬人,幫帶基層醫護人員53053人次;開展“結伴同行脫貧路”專項行動,招募志愿者15300名,募集款物價值1.7億元,在脫貧攻堅中充分發揮了紅十字會作為黨和政府在人道領域的助手作用。

    湖北:堅持黨的領導,續寫事業發展新篇章

    中國紅十字會第十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以來,湖北省紅十字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各項工作取得較好成績。

    堅持并依靠黨的領導,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

    建設“七個服務體系”,打造群眾身邊的紅十字會。

    建設紅十字“三獻”服務體系,做大生命保護傘;建設紅十字人道救助服務體系,主動融入脫貧攻堅;建設紅十字應急救護服務體系,主動融入健康湖北;建設紅十字應急救援服務體系,主動融入城鄉防災減災;建設紅十字志愿服務體系,主動融入社會治理;建設紅十字青少年服務體系,主動融入青少年發展;建設紅十字對外合作交流服務體系,主動融入“一帶一路”。

    探索多元化籌資,人道資源動員工作實現突破。

    突出主責主業,紅十字宣傳大格局鞏固完善。

    聚焦重點突破,深化改革工作初現成效。

    完善體制機制,建設專業化人道公益服務平臺。

    踐行群眾路線,以群眾工作方式方法履行法定職責。

    嚴格依法治會,不斷提升紅十字會公信力。

    2015年以來,湖北省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20043人、實現捐獻1986例;造血干細胞捐獻庫容達10.3萬余人;全省共投入扶貧幫困資金1.352億元,50.87萬人受益;全省培訓救護師資1411名、救護員129395名;全省建成600個社區紅十字服務站和50個城市社區博愛家園,實施1000支紅十字志愿者隊伍建設計劃,登記注冊志愿者28624名。

    湖南:銳意進取,助力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建設

    “十大”以來,在湖南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親切關懷和正確指導下,湖南省各級紅十字會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和省政府《關于促進紅十字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切實加強黨的領導、銳意進取、改革創新,努力發揮紅十字會作為黨和政府在人道領域的助手作用,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發揮了積極作用。

    突出特色,助力健康湖南建設。

    大力宣傳發動人民群眾參與無償獻血;大力開展造血干細胞捐獻;大力推動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大力開展應急救護培訓。

    挖掘資源,助力脫貧攻堅。

    設立人道救助金;扎實做好博愛家園項目和“博愛送萬家”活動;做好對口幫扶工作。

    發揚傳統,助力應急救援。

    弘揚精神,助力踐行核心價值觀。大力推進“紅十字進學校”,廣泛培育紅十字青少年;加強志愿服務規范管理。

    發揮優勢,助力“開放崛起”。

    圍繞中心,助力經濟發展。參與養老服務;規范管理冠名紅十字醫療機構;籌建湖南省紅十字999應急救援中心。

    開拓渠道,構建立體宣傳體系。提高政治站位,盡力推進改革。堅持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決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強化黨組和基層黨組織自身建設;盡力推進紅十字會專項改革。

    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包括RH(-)型(熊貓血型)等各類血型的10余萬人的志愿者隊伍;近五年全省參與無償獻血年均50萬人次,無償獻血量由2015年的130余噸上升至2018年的172.8噸,完成中華骨髓庫134506人份入庫數據任務,實現造血干細胞捐獻612例。

    培訓救護員46914人,普及應急救護知識培訓240余萬人次;全省紅十字會系統接受捐款捐物近10億元,其中省本級接受捐贈款物6.0271億元;走訪慰問特困家庭18萬多戶,發放款物總價值6866.95萬元;全省共有“紅十字學校”168所,志愿服務隊100余支,紅十字志愿者總數突破20萬人。

    甘肅: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新突破

    中國紅十字會“十大”召開以來,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在甘肅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甘肅省紅十字會各項工作取得了新成效,重點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進紅十字事業改革發展。

    主動融入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在脫貧攻堅中貢獻紅十字會力量。

    加大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力度,甘肅省紅十字會及隴南市、定西市、臨夏州紅十字會分別與天津、青島、福州、廈門4市紅十字會建立了協作幫扶機制。援建博愛衛生室(院)10所、博愛學校1所,免費實施白內障復明手術868例,開展助學活動40余人次,幫扶80名艾滋感染者開展生產自救,為精準扶貧聯系村辦實事好事近200件;投入資金882萬元,在“紅十字博愛送萬家”活動中慰問城鄉受災和生活困難群眾35600余戶;救助白血病、先天性心臟病患兒515人,資助資金1425.5萬元;整合資金878萬元,在22個貧困村開展博愛家園項目。

    白銀市景泰縣“小金瓜”項目獲得全國紅十字會系統眾籌扶貧大賽一等獎,定西市“巧腳繡娘”權紅梅獲得全國“魔豆媽媽”創業扶貧大賽一等獎。

    2019年首屆甘肅省紅十字眾籌扶貧大賽已有20個項目正式在京東金融平臺上線,動員 24.1萬人參與,點贊紅心423.9萬顆。

    強化備災救災能力建設,在全省應急救援體系中發揮積極作用。充分發揮省減災委成員單位作用,主動應對各類重大自然災害,每年救助省內各類自然災害10余次。每年采購儲備70萬元應急救災物資。組建了賑濟、醫療、心理救援隊,定期開展演練,積極參與救災行動。

    穩步推進救護培訓和“三獻”工作,在“健康甘肅”建設中承擔重要任務。

    精心培育志愿服務品牌項目,在全省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生力軍作用。

    加大紅十字精神宣傳傳播,唱響時代主旋律,引領社會新風尚。

    貴州:探索一條紅十字發展新路

    中國紅十字會“十大”以來,在貴州省委堅強領導和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有力指導下,貴州紅十字會緊緊圍繞全省工作大局和中國紅十字事業發展規劃,服務社會經濟發展更加自覺,聚焦主責主業更加堅實,聯系服務群眾更加緊密,動員人道資源更加廣泛,深化人道改革更加有效,加強黨的建設更加穩固,強化自身建設更加有力,努力探索一條有別于東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貴州紅十字發展新路。

    強化政治引領,在服務黨政工作大局中顯作為。堅定不移“跟黨走”;全力參與“大扶貧”;對外交流“強合作”。

    聚焦主責主業,在推動核心業務工作上新發力。應急救援救護能力顯著提升,服務群眾救助實力逐步增強,“三獻”工作開展日益深入人心。

    堅持問題導向,在全面深化人道改革上求突破。積極推進改革工作;創新人道供給側改革;著力提升社會公信力。

    加強黨的建設,在推動自身建設上下功夫。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推動基層組織高質量發展。

    錘煉過硬作風,提振新時代干事創業精氣神。著力根植貴州精神,堅持把深入開展“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教育和培育弘揚新時代貴州精神貫穿到黨的建設和各項核心業務工作中去。

    江西:改革創新,轉型升級“七大亮點”閃耀

    2015年5月,中國紅十字會第十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同年,江西省紅十字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開啟了江西省紅十字會改革創新、轉型升級新征程。幾年來,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的指導和江西省委省政府領導下,全省各級紅會齊心協力,重點抓好獨具特色的七大亮點工作。

    黨建引領,深化改革出實招。“十大”以來,江西省紅十字會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按照“轉職能、改作風,強素質、樹形象,求創新、促發展”的目標,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紅十字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對江西工作的重要要求,強化黨對紅十字事業的領導,奮力推進全省紅十字會改革工作。

    協同作戰,人道動員勇爭先。2017年4月,“江西省紅十字會人道資源發展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正式成立,定編7人,為正處級公益一類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中心成立后,江西省紅十字會按照“搭建兩個平臺,堅持兩手都抓;建立三種機制,用好三個手段”的思路,發揮好中心和江西省紅十字基金會(2016年10月注冊成立)相互融合補充作用,探索江西人道資源動員新模式。

    探索“七化”,養老服務展特色。2017年4月,江西省紅十字會啟動紅十字養老服務試點。通過不斷探索,逐步形成了“七化”模式養老服務新特色。

    創新實踐,IP形象攏人心。2017年“五八”期間,一個身穿超人披風、擁有一個哆啦A夢神奇口袋的卡通形象火遍了全國紅十字會系統。這個卡通形象名為“江小紅”,是江西省紅十字會的“形象代言人”,這也是全國首個省級紅十字會卡通“形象代言人”。

    順應趨勢,信息平臺全升級。兩年來,江西省紅十字會順應“互聯網+公益”的發展趨勢,加強公開透明的信息化建設,提升紅十字會品牌和社會公信力,向江西省發改委一次性爭取專項資金650萬元,傾力打造集全流程線、全業務環、全生態圈為一體的全省綜合信息業務管理平臺。

    左右協同,政策環境創優良。為深入貫徹落實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江西省紅十字會積極爭取江西省人大科教文衛委支持,由其自主提請《江西省紅十字條例》立法工作。將“加強應急救護救援培訓、發揮人道救助主渠道作用、推動遺體器官、造血干細胞捐獻、開展人道外交”等紅十字工作納入《江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將應急救護工作納入《江西省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江西省安全生產條例》、江西省政府2018年民生工程、2019年民生實事。2016年7月,江西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全省應急救護培訓工作的意見》,11個設區市隨即出臺《實施意見》。

    緊跟時代,自身建設持發力。“十大”以來,江西省紅十字會按照總會制訂的“十二五”發展規劃及江西省紅十字會2016-2020事業發展規劃的要求,在加強全省紅十字會自身建設上攻難關、出實招,推動事業健康發展。

    云南:動員人道資源,匯聚人道力量

    中國紅十字會“十大”以來,云南省紅十字會緊緊圍繞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和總會的工作安排,積極動員人道資源,廣泛匯聚人道力量,主動融入和服務中心工作,攻堅克難,奮力拼搏,人道救助和服務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作出了新貢獻。

    聚焦生命安全,打造救援救災“云南模式”。著力建強救援隊伍,積極探索實踐專職干部+志愿者+專業技術人員的紅十字會應急救援隊伍新模式;努力提升救援能力,修訂完善了自然災害救援應急預案,實現了應急預案清單化、流程化;全力開展災害救援,積極參與國際救援行動;強化應急救護培訓,積極推廣“微型應急救護站”設置,宣傳普及急救知識,充分發揮急救作用。

    聚焦生命健康,書寫“三獻”工作“新篇章”。廣泛開展無償獻血宣傳動員,積極開展造血干細胞捐獻工作,積極穩妥推進人體器官捐獻工作。

    聚焦中心任務,打好助力脫貧“攻堅戰”。在總會、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及香港紅十字會支持下,在15個州(市)48個縣(市、區)實施博愛家園項目154個,投入項目資金6424.21萬元。著力實施貧困肢殘患者假肢安裝與康復項目,累計投入項目經費4800多萬元,為10069人(次)肢殘患者提供了假肢安裝、維修和康復理療服務。爭取和募集資金4600余萬元,救助了3301名兒童先心病、白血病和致盲眼病等患者。籌資600萬元設立“云南省紅十字會致盲眼病公益救助基金”和“云南省紅十字會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公益救助基金”,累計救助患者2102名。籌措幫扶資金444.7萬元,實施8個脫貧項目。

    聚焦民心相通,邁出服務“一帶一路”“新步伐”。對緬流離失所民眾發放價值500萬元家庭包,持續實施對緬援助項目。與越南老街省紅十字會簽署合作交流會談紀要,持續實施“云南省紅十字會援助越南老街省肢殘患者假肢安裝與康復項目”。

    聚焦恢復重建,做成援建項目精品工程。全國紅十字會系統3年投入恢復重建資金2.8億元,實施項目196個。項目分布在魯甸“8·03”地震波及的2市5縣44個鄉鎮的138個村(社)。

    聚焦宣傳籌資,構建人道資源動員“新引擎”,策劃實施“助力脫貧攻堅網絡眾籌大賽”。

    聚焦品牌培育,下活志愿服務“一盤棋”。全省成立專業志愿服務隊80余支,其中省本級7支。

    聚焦從嚴治黨,建設政治過硬“紅會鐵軍”。全省紅十字會系統始終把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認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努力實現理論學習有收獲、思想政治受洗禮、干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作表率的目標。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增強 “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7b江西1-1000.jpg

    7b四川-1000.jpg

    四川:服務中心大局,主業增量增效

    中國紅十字會第十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召開以來,四川省紅十字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

    注重“內外”結合,破解發展瓶頸。強化“點面”同頻,服務中心大局。

    聚力脫貧攻堅;聚焦社會治理;聚合“一帶一路”。

    狠抓“上下”聯動,主業增量增效。做大應急培訓;突出救急扶弱;發力生命關愛。

    作實“表里”兼修,推動持續發展。堅持政治引領;夯實內核塑造;完善內控體系。

    主動對外分享公募平臺,主動對外鏈接人道資源,積極構建財政支持與自主籌資“兩條腿”走路的運行機制。一方面,大力爭取財政資助,2018年四川省級財政新增1000萬元,2019年再次增資500萬元。另一方面,大力開展社會籌資,改組四川省紅十字基金會,引入現代公益理念,搭建社會籌資平臺,建立人道救助基金47個,吸引60多家企業通過紅十字平臺與渠道履行社會責任。第一次試水互聯網籌資就躍居全省公益組織的第一位,起步年籌資近2000萬元。2018年全省籌集和接收捐贈2.32億元(其中省本級近8000萬元),增幅為33.6%。

    省本級在貧困地區實施博愛家園項目50多個,投入資金2750萬元;2018年舉辦培訓班3000余場次,培訓持證救護員15.25萬人,普訓急救知識83.6萬人次;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報名增至14164人,位居全國第4位,實現器官捐獻203例。

    山西:推進紅十字事業規范化科學化發展

    中國紅十字會“十大”以來,山西省紅十字會在總會精心指導下,在山西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深入學習領會“十大”及歷次理事會議精神,扎實推進紅十字會改革創新,不斷推進全省紅十字事業規范化、科學化發展。

    強化政治引領,牢牢把握發展紅十字事業的正確政治方向。山西省紅十字會以加強黨的建設為抓手,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為載體,不斷強化政治引領,為全省紅十字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基礎。

    適應人道需求,認真履行紅十字會法定職責。“十大”以來,山西省紅十字會黨組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服務社會、服務民生,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委脫貧攻堅工作重心,扎實抓好“三救三獻”核心業務,切實發揮好紅十字會作為黨和政府在人道領域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

    面向基層群眾,以扎實人道救助工作助力精準扶貧。積極穩妥開展人道救助,深入開展“紅十字博愛助醫、助學、助困、助老、助殘、助幼”項目。

    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升人道服務能力。深入貫徹落實紅十字會法。以世界紅十字日等特殊節點為抓手,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紅十字會法,著力強化社會各界對紅十字會工作的重視以及對紅十字會性質和工作職能的認識與認同,切實形成依法開展人道救助工作、促進紅十字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法治氛圍;積極推動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做好《山西省紅十字會條例》修訂工作。

    加大宣傳力度,不斷提升紅十字會影響力公信力。“十大”以來,全省各級紅十字會上下聯動,緊緊圍繞紅十字會“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工作宗旨,積極動員媒體力量,廣泛宣傳紅十字精神和理念,以“三救”“三獻”工作和紅十字志愿服務活動中涌現出的先進人物和感人事跡為主線,廣泛深入開展紅十字文化“大宣傳”。

    堅持深化改革,推動紅十字事業創新發展。全省紅十字會系統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山西省委關于群團工作和群團改革的決策部署,把推進紅十字會改革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重大政治考驗、重大發展機遇,以改革統領全局,以改革破解難題,以改革推進事業發展。

    廣東:積極改革創新,敢于先行先試

    中國紅十字會“十大”以來,廣東省紅十字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接見“十大”代表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凝心聚力,奮發有為,對標“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紅十字事業不斷取得新成就。

    加強黨的建設,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團發展道路,大力推動紅十字事業沿著正確方向穩步向前發展

    聚焦群眾所盼所需所求,深入扎實開展救災救助救護工作,助力政府民生兜底保障。2015年以來,廣東省紅十字會募集捐款8223.04萬元,物資價值6012.9萬元,救助救濟困難群眾100萬余人(次)。

    圍繞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積極動員人道力量救濟危難,參與推動“三獻”工作走在全國前列。造血干細胞捐獻成績顯著。2015年至今,廣東分庫累計庫容量達到2.9萬人份,成功捐獻363例。累計庫容使用率連續8年居全國第一。廣東省器官捐獻工作持續走在全國前列,自2010年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以來,截至2018年12月,廣東省共完成多器官捐獻2984例,捐獻例數連續8年居全國第一。

    注重人道資源動員,著力打造項目品牌,有效凝聚和團結各界力量參與人道服務大局。人道傳播影響力不斷增強。人道動員成效性不斷增強。人道項目品牌建設不斷加強。

    圍繞改革創新,敢于先行先試,積極探索推動紅十字會改革穩妥向縱深發展。

    敢于先行先試,探索創新走在前面。抓好法規保障,夯實改革發展基礎。抓實基礎基層,組織建設得到加強。

    廣西:助力脫貧攻堅,促進民心相通

    “十大”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紅十字會主動服務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以“關愛民生”為主旨,籌措款物1.7億多元,開展各項人道工作,助力廣西脫貧攻堅。

    援建紅十字博愛家園,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在全區20多個國家級貧困縣的100多個貧困村屯建設人畜飲水及小型減災工程,為村民開展防災避險、自救互救等知識培訓。實施“紅十字博愛送萬家”“紅十字天使計劃”人道救助項目,發放救助款物7300多萬元,慰問困難群眾27萬余人,救助重大疾病貧困患兒約2500人。

    建成1個區級備災救災中心、4個區級和一批市、縣級備災倉庫,總倉儲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成立賑濟、供水、醫療、搜救、水上救生、心理等6大類共28支專業救援隊,初步實現“應急預案完備、信息渠道暢通、救援隊伍健全、救災物資有效、救災響應迅速”目標。積極響應“紅十字與‘一帶一路’同行”倡議,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成功舉辦中國—東盟紅十字博愛論壇,加強與東盟各國紅會之間的合作,促進民心相通。

    黑龍江:融入工作大局,工作取得成效

    2015年至2019年,黑龍江省紅十字會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主動融入工作大局,聚焦主責主業,積極作為,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在黑龍江省彩票公益金項目支持下,在全省多地舉辦了270期紅十字救護員培訓班,12期應急救護師資培訓班,共培訓救護員13500余名,救護師資360名,舉辦社區應急救護知識普及公益講座近200期,數萬人受益;爭取5所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示范基地建設項目落地黑龍江并投入使用;得到總會養老服務項目支持,培訓紅十字養老服務護理員300名,養老服務師資15人;廣泛參與馬拉松及相關賽事救護服務工作,聯合黑龍江省體育局下發《關于在我省馬拉松及相關賽事中加強紅十字應急救護服務工作的通知》,作為組委會成員單位,為賽事運動員提供救護服務;在7個市13個貧困縣的社區(村)實施“社區為本-博愛家園”項目;在全省9個景區建立紅十字救護站,1000名景區工作人員接受應急救護培訓;已建或在建紅十字博愛衛生站11所;在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鄉村醫生培訓”項目支持下,依托省內兩所醫學院,舉辦了3期鄉村醫生培訓班,近300名鄉村醫生參加培訓。 

    吉林:抓住機遇,謀劃改革,取得進展

    “十大”以來,吉林省紅十字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機構改革為契機,牢固樹立服務意識,積極爭取黨委政府支持,在發揮紅會職能作用、謀劃改革、加強“三救三獻”工作及自身建設等方面取得了新進展。

    2017年全省紅會系統籌資額首次超過1億元,2018年全省紅十字系統籌資額共計1億2700萬元;2017年,吉林省紅十字會在吉林省直黨群部門績效考核工作中被評為一類等次單位;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副院長兼護理部主任殷艷玲榮獲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授予的第46屆南丁格爾獎章;2018年吉林省紅十字會被吉林省直機關工委命名為文明單位;吉林省紅十字會副調研員劉麗偉被評為“全國優秀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并榮獲2017年度第四季度“吉林好人標兵”榮譽稱號。2019年,《吉林省紅十字會改革方案》正式印發,經吉林省編辦批準,吉林省紅十字會增加副會長職數1個,內設機構1個,增加人員編制5名,在吉林省紅十字會帶動下,吉林省已有5個市州級紅十字會在機構改革中增加內設機構、人員編制,長春市二道區紅十字會依法理順管理體制。

    內蒙古:擘畫藍圖,依法興會,全面發展

    “十大”以來,內蒙古自治區紅十字會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紅十字事業發展道路,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制定了《2016—2020內蒙古紅十字事業發展規劃》,擘畫了事業發展藍圖;依法設立了全國首個省級紅十字會監事會,提供了依法治會興會、優化內部治理結構的內蒙古方案;制定了《內蒙古自治區紅十字會改革方案》,在全國各省首個以黨政兩辦聯合印發;成立了全國首家省級紅十字人道文化傳播與研究中心,為新時代紅十字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撐;建成了造血干細胞采集室,填補了內蒙古空白;籌資5.42億元,打造了“光明行”“健康心”等一系列公益救助品牌,人道救助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開展了“一帶一路·光明行”蒙古國行動、天使之旅蒙古國先心病患兒救助計劃等交流合作,紅十字會作為黨和政府聯系服務困難群眾的橋梁紐帶和人道領域助手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8b4-1000.jpg

    青海:銳意進取,攻堅克難,當好助手

    “十大”以來,青海省紅十字會堅持問題導向,銳意進取,攻堅克難,充分發揮黨和政府人道領域的助手作用,紅十字事業得到新發展。

    創建并實施“紅會助力紅色”黨建品牌,選擇海北原子城等4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設立紅十字救護站,普及救護知識,傳承紅色基因。投資4646萬元建成6600平方米的省級備災救災中心,儲備救災物資價值2000余萬元;組建賑濟、搜救、心理等5類8支應急救援隊,救災救援能力不斷增強。接受國內外社會捐贈資金近24億元,用于捐建的涉及教育、衛生、文化、民房、備災設施等96個玉樹災后重建項目順利完成并投入使用。累計投資4246萬元,在全省110個村、社區實施“博愛家園”項目;持續開展“紅十字博愛送萬家”活動,累計籌措5940萬元的物資開展慰問活動,80萬貧困群眾受益。投入3024萬元,救助3284名貧困家庭的先心病、白血病、腦癱等大病患者。投資2000余萬元配置救助救護中心及生命體驗場館,開展應急救護知識培訓“八進”活動,累計培訓44萬人次。創新性在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等國內外重大賽事中建立紅十字流動救護站,為賽事提供應急救護保障。建成集公示、查詢、統計、捐款為一體的“青海省紅十字會捐贈信息發布平臺”,將玉樹“4·14”地震以來接收的28.48億元捐款,3.3億元捐物共12萬余條信息全部上網公示,并實現與市(州)、縣(市、區)三級紅會信息同步互聯互通。

    西藏:圍繞中心,努力開拓,依法履職

    “十大”以來,西藏自治區各級紅十字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核心業務和自治區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努力開拓,依法履職。

    組建國內首家高海拔空中應急救護(援)中心和4支醫療衛生、賑濟救護應急救援(護)隊伍,救助受災群眾3100余人次。組織開展“4·25”地震募捐活動,共募集捐款1513.19萬元,接收價值946.53萬元物資,第一時間將捐贈物資發放到戶,有力保障了災區群眾的生活需求;積極參與災后重建工作。開展“天使之旅—西藏行動”,募集善款200萬元,為日喀則市聶拉木等4個重災縣捐建了8個村級衛生所。積極向總會爭取120萬元國家彩票公益金糧食,用于救助受災地區8個縣,每個縣救助物資價值12萬元以上。召開首屆中國紅十字會對口支援西藏工作會議。

    總會與自治區人民政府簽署了《中國紅十字會對口支援西藏自治區紅十字事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2018-2020年)》。截至目前,江蘇、浙江等十余個省紅十字會積極與各對口市(地)紅十字會進行了人道需求和幫扶對接,部分地區還與當地簽署了對口支援框架協議,進一步加大了援藏工作力度。

    新疆:守好民生底線,助力長治久安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紅十字會堅持黨對紅十字會的絕對領導,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致力于改善最易受損害群體境況,協助黨和政府守好民生底線,在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進程中展現紅十字會新作為。

    推動總會與自治區政府簽署《中國紅十字會對口支援新疆紅十字事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2016-2020年)》,明確新一輪對口援疆思路。建立基層紅十字組織2831個,團體會員單位3514個,會員43.7萬人,注冊志愿者46300人;推動全區14個地州市、65個縣市區政府(行署)下發落實國務院25號文件精神的意見,自治區本級及11個地州市紅十字會、18個縣級紅十字會成立黨組。

    2015年以來,爭取資金3784.55 萬元,救助先心病、白血病、唇腭裂患者1416名。募集資金1724.3萬元,開展“紅十字博愛送萬家”活動,慰問困難群眾約16.4萬人次。2017年開始連續三年協助總會實施“一帶一路”阿富汗先心病患者救助項目,共接待五批次來疆治療阿富汗患兒,有效促進中阿兩國民心相通。建成應急救護培訓示范基地2個,在全疆14個項目點實施救護培訓項目,為80個區直理事單位配發紅十字應急救護箱,培訓師資795名、初級救護員近10萬名,受益群眾約40萬人次。2015年以來,每年選派1/3的干部參加“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駐村活動,深入推進深度貧困村“第一書記”工作,先后投入近1103萬元,助力精準脫貧。

    兵團:努力開拓進取,謀求事業發展

    “十大”以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下簡稱“兵團”)紅十字會努力開拓,扎實工作,依法履職,圓滿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紅十字事業有了較大發展。

    加強備災救災物資儲備庫管理,組織開展物資儲備庫等級評定工作。啟用中國紅十字會災害信息化管理系統,組織對14個師市紅十字會專兼職工作人員進行災害信息化管理系統實際應用培訓,確保兵團范圍自然災害及突發事件信息第一時間進行統計、報送。完成《突發公共事件后的心理救援與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創傷與心理危機干預》核心項目培訓教材出版;舉辦紅十字心理危機干預與應急救護培訓班60期,應急救護普及培訓講座27場,培訓學員9209人。累計培訓紅十字救護員8442人,掌上急救學堂宣傳推廣15.51萬人次,衛生救護知識宣傳和應急救護技能普及培訓累計50.12萬人次,無償獻血、捐獻造血干細胞和捐獻人體器官知識普及宣傳51.9萬人次。

    5年來,募集各類救災救助款物價值1186萬元,用于救災救助和項目款物價值1219.78萬元,受益28.64萬人。積極扶持和培育兵團紅十字志愿服務項目,增強青少年學生正確應對突發事件、關愛人的生命健康意識和青少年學生參與現場急救的能力。連續五年組織20000余人參加全國紅十字青少年各類主題知識競賽活動,多次獲集體組織和個人獎項。

    鐵路:突出重點,服務旅客,成效顯著

    “十大”以來,中國鐵路系統紅十字會認真落實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工作部署和要求,健全有效運行機制,豐富工作載體,突出工作重點,服務廣大鐵路旅客健康,大力弘揚紅十字精神,取得了良好成效。

    建立了覆蓋全路的紅十字救護網絡,認真組織開展紅十字宣傳教育、救護培訓,拓展活動載體,做好紅十字應急隊伍建設等各項工作。目前,全路共有紅十字救護員近7.5萬人。積極探索適應高鐵發展的應急救護體系。按照標準每個車站客運班組、每個旅客列車乘務班組配備兩名兼職救護員;將紅十字救護納入高鐵和動車乘務人員培訓的基本內容,實行上崗前培訓、每三年一次復訓,合格后才能上崗作業;動態優化培訓內容,除包括救護新概念、心肺復蘇、創傷救護、常見急癥、緊急避險外,增加了針對鐵路行業特點的救護知識和技能培訓,以及紅十字藥箱藥品管理、使用、旅途常見病處置;培訓紅十字應急救護員11萬人,采購藥箱藥械37類,補充到了各旅客列車班組,為客運乘坐火車期間疾病應急治療提供了必要保障。緊密配合各級紅會做好搶險救援物資運輸、醫療用品緊急遞送、公益事業宣傳推廣等工作,在應急搶險、重大活動、應急救護、民生保障等各個方面勇于擔當。

    8b3-1000.jpg8b2-1000.jpg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级视频在线| 色妞www精品视频免费看| 学霸c了我一节课|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re99| 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综合一区| 扒丝袜永久网址pisiwa| 亚洲最大的视频网站| 美女免费精品高清毛片在线视 | 老师的奶好大摸着好爽| 国产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 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日本xxx片免费高清在线| 亚洲伊人成人网| 爱情鸟第一论坛com高清免费| 国产gaysexchina男同menxnxx| 一级毛片在线完整免费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视频| 另类专区另类专区亚洲| 国产精品视频yuojizz| 在线va无码中文字幕| 东北疯狂xxxxbbbb中国| 日韩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自拍明星换脸| 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 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 手机在线看片国产日韩生活片| 天天影视综合网色综合国产|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 日韩电影在线看| 亚洲国产夜色在线观看| 激情图片小说区|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网立占| 菠萝视频在线完整版| 国产无卡一级毛片aaa| 一级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片区| 免费a级毛视频| 精品无码中出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