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行動都全力以赴
——記重慶市忠縣紅十字賑濟救援志愿服務隊
時間:2025-04-29
在重慶忠縣,有一群人被大家喊作“及時雨”。無論是車子掉進水里,還是前面的路走不通,只要一個電話打過去,他們總能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現場,三下五除二地解決問題。
他們中有退伍軍人、社會工作者、在校學生,還有來自各行各業的自由職業者。打眼一看,這群人站在一起,身份各異且年齡不同,但當有人叫出“忠縣紅十字賑濟救援志愿服務隊”這個名字時,他們總會齊刷刷地回頭。
這樣的“我”不止一個
2024年7月的一天,王金奇驅車途經忠縣長江大橋時,只見不遠處,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正在大橋中間的雙實線內行進,身旁來來往往的車輛疾馳而過,十分危險。王金奇立即打開雙閃,緩緩將車靠邊停下,并下車放置好三腳架警示牌。確認四周道路環境安全后,他靠近老人,將她帶離危險區域。
隨后,王金奇與派出所取得聯系,同時在社區網格群內發消息尋找老人家屬。最后,王金奇順利將老人送回家中。“后來我才知道那位老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幸好及時被救下了。”王金奇說。
沒過多久,王金奇在長江大橋救下老人的事情便被大家知曉了,親朋好友、街坊四鄰都交口稱贊。面對大家的贊賞,王金奇的心中卻只覺慶幸,慶幸自己在一次又一次行動中積累了實戰經驗。平日,不管是車輛救援、道路清理,還是應急救護……在志愿服務隊的一次次救援行動中,常常能看到他的身影。
說起為啥會干這些費力費時又沒有報酬的活兒,王金奇的回答很質樸:“因為大家都有一顆善良、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心。”
他口中的“大家”,正是志愿服務隊中與他一樣熱心公益事業的“戰友”們。2024年5月1日,第一次有人叫出了“忠縣紅十字賑濟救援志愿服務隊”的名字。自此,這個名頭便在四周傳開了。
雖然隊伍成立時間不久,但隊員們卻親如一家。“我們是一支紅十字隊伍,大家是為了公益事業匯聚在一起的,希望我們能一起把人道正能量傳遞下去。”介紹志愿服務隊時,王金奇總是難掩自豪之情。
隊伍創立初期,曾有愛心人士前來咨詢過入隊事宜,不過又擔心自己沒有特長會被拒絕。對于類似疑問,王金奇拍著胸脯保證:“隊伍里不僅有專業的救援人員,也有很多優秀志愿者,而且我們會定期開展應急救護培訓,無論大家有沒有一技之長都可以報名參加。”經他這么一吆喝,志愿服務隊接連不斷地收到了很多入隊申請,隊伍日益壯大,現在已有100余名隊員。
只有全力以赴,才能不負期待
“遭了,車子怎么掉到泥潭里面了,拉都拉不出來!”“前幾天下大雨,把山坡的落石沖下來了,這下人和車都過不去,咋個辦嘛?”……
隊伍成立后,身為隊長的王金奇時常會接到此類求救信息。有一次,志愿服務隊在石柱沿溪鎮一條小溪邊演練。活動結束后,隊員們正準備掉頭回家,突然發現前方有一輛小車好像被困在山溝里,旁邊圍著一群人不知所措。見狀,一名隊員立即上前詢問情況:“請問是車輛陷到泥沙里了嗎?我們是紅十字賑濟救援志愿服務隊的,可以試試把車子拖出來。”“你們要是真的幫忙,酬勞都不是問題,但是千萬不能把我的車整壞了喲!”車主說。
隊員首先安撫好車主的情緒:“您不用擔心,我們是受過專業訓練的。”隨后,隊員各司其職勘察周邊環境、評估施救條件,利用救援車輛上的絞盤,成功將車輛拉出了泥潭。
諸如此類的車輛救援行動已經開展過很多次了。現在,隊伍中不僅有30名山地救援隊員,還配置了10余臺山地越野車用于救援。
除了車輛救援,還能為老百姓做些什么呢?王金奇不斷思考著。最終,他決定帶著隊員走街入戶。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志愿服務隊把20余場志愿服務活動送到了群眾身邊,從應急救護知識培訓到“三救三獻”宣傳,吸引了3000余人參與。王金奇說,每一次行動,他們都會全力以赴,為身處困境的群眾帶去溫暖與希望。
明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