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小屋,萬千大愛
——重慶“三獻”愛心屋的生命守護
時間:2025-07-01
在重慶的街角,有一座溫暖的“三獻”愛心屋。小小的紅色門頭下,人們進進出出,從清晨到日暮,愛心屋的門開開合合。自2024年2月開放以來,這間不足百平米的愛心驛站,已悄然成為重慶這座城市里一處溫暖的生命接力站,在這里,每一名獻血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書寫這座城市最動人的故事。
“家”門口的愛心堅守
“家附近多了這么一個固定獻血的地方后,我獻血方便了很多!”家住大坪街道的李阿姨又一次踏入“三獻”愛心屋,這是她第七次參加無償獻血。對獻血流程,她已經駕輕就熟。在等待獻血的過程中,她還會和身邊的志愿者們交流經驗,向初次獻血的人分享注意事項,鼓勵他們多多參與無償獻血。
“第一次無償獻血是在路邊看到有流動獻血車,只是想去查一下自己的血型,看看自己身體是不是健康。”李阿姨回憶第一次獻血時的情景,“雖然當時有些緊張,但想到自己的血液能夠挽救他人的生命,我就鼓起了勇氣。”后來,無償獻血慢慢成為她的習慣,過了間隔期就想去。
“三獻”愛心屋成立之后,李阿姨便成了這里的常客。她常常利用閑暇時間過來,當志愿者或是和大家聊聊天,給其余獻血者緩解情緒。“獻血不僅能幫助別人,自己也能收獲一份內心的滿足,只要身體允許,我會一直堅持下去。”李阿姨說,“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到獻血隊伍中來,為需要的人貢獻一份力量。”
在“三獻”愛心屋了解“三獻”知識之后,李阿姨還在這里辦理了遺體(器官)捐獻和造血干細胞捐獻登記,她表示:“能在生命的最后階段為醫學事業做點貢獻,甚至有機會拯救血液病患者,我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青年力量的勇敢擔當
“不要緊張,放輕松,獻血回去要多注意休息。”在采血區,醫護人員正細心叮囑劉勝獻血完成后需要注意的地方。這是劉勝的第一次獻血,他顯得有些緊張。
“每天路過都能看到這些無償獻血的宣傳,也一直想參與,但總是因為各種原因推遲。”劉勝說自己在大坪街道附近上班,今天終于在休息時間鼓起勇氣走進了“三獻”愛心屋。
在健康咨詢處,志愿者詳細詢問了他的身體狀況和生活習慣,他一一如實回答。初篩結果顯示一切正常,他稍微松了口氣。來到采血區,看著針頭扎進手臂,鮮血緩緩流出,他緊握著拳頭,努力讓自己保持鎮定。當采血完成后,志愿者遞給他一杯溫水,關切地叮囑他注意休息。
“這是我第一次獻血。”劉勝說,雖然有些緊張但更多的還是激動,“能通過這樣力所能及的小事,有希望幫助挽救生命,我感覺挺光榮的,以后我還會再來的。”
愛心重啟,溫暖延續
“我今天是路過,看到門口張貼的無償獻血倡議書,我就進來了。”正在采血的冉雪說,她到大坪醫院來體檢,從醫院出來路過“三獻”愛心屋時,門口張貼的無償獻血倡議書吸引了她的目光。她毫不猶豫地走了進來,就像第一次獻血時那樣,沒有絲毫遲疑。
冉雪的第一次獻血經歷發生在2年前的楊家坪步行街。那天,她和朋友一起逛街,路過一輛流動獻血車。看到醒目的“無償獻血”標志,她走上獻血車,順利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獻血。那一刻,她感到無比開心,仿佛能看到一個病人因為她伸出的援手而脫險。
冉雪是高新育才學校的一名教師,在學校組織的兩次無償獻血活動中,她都因為生理期錯過了機會。這讓她感到有些遺憾,但她從未放棄過獻血的念頭。“我是O型血,能幫助更多的人,這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情啊。”
這一次,冉雪再次走進了獻血屋,經過仔細檢查,確認身體狀況良好后,她毫不猶豫地獻出了400毫升血液,續上了她的無償獻血之路。走出獻血屋,冉雪的臉上帶著滿足的笑容。
愛與希望的匯聚之地
這一幕幕溫暖人心的畫面是“三獻”愛心屋的日常寫照。2024年2月,重慶市紅十字會與重慶市血液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攜手共建了全國首家“三獻”愛心屋。“三獻”愛心屋每天10時至16時開放,全年無休。
今年1月1日至4月30日,“三獻”愛心屋已累計接待群眾15406人次,獻全血8211人,采血量13241.5單位,占中心主城區(含永川、潼南)總采血人數的17.42%,采血量占中心主城區采血量的17.23%,占全市采血量的7.80%。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重慶市紅十字會與重慶市血液中心的緊密合作,也離不開像李阿姨、劉勝、冉雪這樣的熱血志愿者的積極參與。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大愛奉獻,重慶市無償獻血工作才能健康有序穩步發展。
“三獻”愛心屋不僅是一個獻血的場所,更是一座連接愛心與希望的橋梁。它見證著重慶市民的大愛情懷,記錄著這座城市最溫暖的文明底色。
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