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守護江畔“生命防線”
——記重慶市大渡口區紅旭水上救援紅十字志愿服務隊
時間:2025-07-04
隨著夏季高溫的來臨,長江邊戲水納涼的市民多了起來。此時,也是重慶市大渡口區紅旭水上救援紅十字志愿服務隊(以下簡稱紅旭救援隊)一年中最繁忙的時候。三年前,這支救援隊以一位英雄的名字命名成立;三年后,它已成為守護大渡口區32公里江岸、創下轄區“零溺亡”奇跡的“生命防線”。
從平凡到卓越
紅旭救援隊的成立與成長,是一段充滿溫暖與傳承的故事。羅正龍,這位重慶市西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六分公司的普通駕駛員,是隊伍的創建人和隊長。2019年,市民曹勇在滑石灘水域遇險,羅正龍憑借自身游泳技能將其救起。這次經歷讓他意識到,面對復雜的水域環境,單靠個人力量遠遠不夠,必須組建團隊。2021年初,他發動身邊的伙伴,成立了大渡口區水上救援隊。
最初,紅旭救援隊僅有20余名隊員,隊員自籌資金購買裝備,九宮廟街道免費提供救生衣等物資支持。就這樣,他們開始義務江邊巡邏,守護著新港碼頭、義渡古鎮、萬發碼頭、牛欄壩等地的水域安全。
2021年6月1日,大渡口區育才小學體育教師王紅旭跳江救起兩名落水兒童后不幸犧牲,生命定格在35歲。他的事跡感動全國,被中宣部追授“時代楷模”稱號。2022年6月1日,為傳承王紅旭的英雄精神,羅正龍將隊伍更名為紅旭救援隊。這個名字背后,是隊員對生命的敬畏與守護,是對英雄精神的傳承與弘揚。
隊員大多是在職職工,白天忙碌于各自的工作,晚上還要堅守崗位巡邏。“累不累?肯定累,我們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只能盡最大努力去平衡。”羅正龍說。他還親自到隊員家中協調,解開隊員家人的心結,讓他們能繼續從事公益救援工作。
三年來,紅旭救援隊不斷發展壯大,隊伍的專業化水平也不斷提升。53名正式隊員和123名志愿者通過嚴格的月度體能訓練、隊列訓練和實戰演練,淬煉成鋼。如今,隊伍中有40人能橫渡長江,32人持有急救證,10人擅長使用槳板救人,8人精通橡皮艇操控,2人可以駕馭無人機進行巡查。
守護市民“生命防線”
“為了您的安全,請遠離河邊,不要下水……”漫步于大渡口區的萬發碼頭、滑石灘等地,總會聽到這樣的提示音,勸離沿河逗留玩耍的群眾及兒童。“不要往中間游,再往前就危險了!”巡邏的志愿者也不斷地向水里游泳的市民大聲呼喊,時刻關注著江中的情況,及時勸導市民遠離危險區域。
“每年7月到8月是最不好管理的時段。暑假來臨,天氣炎熱,很多大人小孩都來江邊玩水。最擔心那些孩子自己來玩水的,很危險。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都是先勸誡再關注,保證他們的安全。”羅正龍說。
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發期,紅旭救援隊制訂了嚴格的排班表,每天安排人員在17時至23時進行江岸巡邏志愿服務。
“雖然巡邏時間是固定的,但我們24小時備勤,只要接到求助信息就立即展開救援。”羅正龍說。
“天氣熱了,帶著孩子來江邊玩,耍耍水、看看風景,很涼爽愜意。看到有專業救援隊巡邏值守,感覺很安心!”市民黃女士說。
雙手托起“生命之舟”
“快看,那個人溺水了,快點救他呀!”滑石灘水域,距離岸邊不遠的江面,一位老人正在水中掙扎,引來了岸邊納涼市民的大聲呼救。
正在岸邊巡邏的隊員趙澤均立即把救生包甩向老人,同時拿著救生包跳入急流中。老人接連嗆水,抓不穩救生包,接連兩次嘗試都失敗了。趙澤均游到老人身邊時,老人已經意識不清。“我一手拖住他,一手緊抱救生包,但水流太急,扶著一個人,體力消耗非常大。”趙澤均說。
在水中堅持了大概三四分鐘,趙澤均也漸漸沒了力氣。可他知道,自己一旦松手,老人就會被沖走,他只能咬牙堅持。幸好此時老人清醒了一點,兩人隨即各自扶著救生包,才勉強浮上江面。這時,隊友夏川也趕到,把老人轉移到槳板上運回岸邊。
這是趙澤均經歷的最驚險的一次救援。而這樣的生死救援,在紅旭救援隊的工作中屢見不鮮。
隊員張承軍經常到滑石灘游泳,水性特別好,早在2002年,張承軍就在江邊救過一個小男孩。每次遇到紅旭救援隊救人,他都會主動上前幫忙,也想成為其中一員。2024年8月,張承軍如愿加入紅旭救援隊。
就在張承軍加入紅旭救援隊后的第三天,他又遇到一個溺水男孩。這個下河游泳的男孩一不留神游到了急流中,等他反應過來想游回岸邊時,體力已經透支,嗆了幾口水后,開始在水中掙扎。
當時,張承軍正在岸邊巡邏,見此情景,他立即呼叫隊友,自己則率先扎進水中向男孩游去。“我看到孩子還有意識,就立刻托起他,避免再次嗆水。”張承軍說,在急流中舉著一個人非常耗費力氣,大概托舉了半分鐘,他也感到乏力,還好隊友及時趕到,給小男孩套上了救生圈,兩人合力把男孩救上了岸。
江水中救人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但隊員們用雙手托起了市民的“生命之舟”。“怕,怎么不怕?但王紅旭老師用生命上完‘最后一課’,他的精神激勵著我們。”這是隊員們的心聲。
近年來,紅旭救援隊通過定點值守、喊話勸導、舟艇巡邏等形式,累計開展志愿服務超1 2000小時,累計巡邏1000余次,成功救援100余名遇險群眾,讓長江大渡口段34公里江岸線實現“零溺亡”。
救援隊的事跡被中央電視臺、人民網、新華網等新聞媒體多次報道。隊員多人分別獲評大渡口區“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大渡口區優秀志愿者等榮譽,入選首批“應急互助”志愿服務行動實施單位。2025年出爐的2024年度全國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宣傳名單中,重慶市大渡口區紅旭水上救援紅十字志愿服務隊被評為“最佳志愿服務組織”。
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