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密織牢防溺水安全網
——湖北省赤壁市紅十字會防溺水工作側記
時間:2025-07-08
湖北省赤壁市地處長江之濱,水域眾多。近年來,赤壁市紅十字會將防溺水工作作為踐行紅十字“保護生命與健康”宗旨的重要抓手,著力構建“陣地+隊伍+機制+品牌”四位一體防溺水工作體系,連續兩年實現“零溺亡”成效。
打造水域安全“前哨站”
“快來人啊,這里有人暈倒了,我是紅十字救護員,請這位先生幫忙撥打120并告知我結果……”2024年7月21日,一場緊張的心肺復蘇實操演練在赤壁迎熏門古城墻下開展,吸引不少市民駐足。
2024年,市紅十字會以一河兩岸古城墻迎薰門、聚奎門為陣地,建設紅十字水上救護站,通過站前廣場、水岸、宣傳欄、廊道等普及紅十字生命教育及防溺水知識,積極開展心肺復蘇技能培訓、防溺水路演活動,將紅十字水上救護站打造為向市民普及安全知識、提升防范意識的重要窗口。同時強化常態化防溺巡護,組織紅十字志愿者輪班值守,實現重點時段、重點水域覆蓋,2024年暑期連續值守67天,文明勸導110余次,避免了多起潛在溺水事故。
依托紅十字水上救護站“多點布局”,市紅十字會還在陸水湖春景花園水上救援基地、陸水一橋頭每個站點均配備了救生圈、救生衣、救生繩、急救包、喊話器等專業應急設備,確保關鍵時刻拿得出、用得上。
鍛造應急救援“生力軍”
如何打造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水上救援隊伍?市紅十字會廣泛吸納隊員,組建了54人的紅十字水上救護志愿服務隊,下轄救護宣教、防溺巡護、槳板救援、水上救援、心理疏導5支志愿服務小組,隊員涵蓋專業救生員、紅十字救護師資、心理救援師等。
在隊長定愛珍的帶領下,隊伍強化日常實戰訓練,選派隊員參加中部協作區實戰演練,核心隊員應急救護復訓率100%。隊伍組建以來,聯合市應急、消防、公安等專業力量開展水上救援演練5次,成功實施岸邊救援3起、跨縣救援1起,完成大型賽事保障2次。為加強安全保障,市紅十字會連續兩年累計為80名隊員購買人身意外險。
構建部門協同“共同體”
“東洲橋下出現異常情況,請注意!”隨著一聲清脆的提示音,收到水域險情預警信息的市紅十字會迅速展開行動……這是市紅十字會創新建立“信息聯通、力量聯合、演練聯訓”工作機制后的場景。
去年以來,市紅十字會主動打破部門間的數據壁壘,與應急、公安、教育等部門建立常態化溝通協作機制。無論是涉水險情、預警信息,還是重點隱患點位,都能實現第一時間互通,讓信息傳遞跑出“加速度”。在力量聯合上,紅十字救援隊成功納入全市應急體系,與110、119、120形成“三同步”響應模式。
演練聯訓是提升整體應急效能的重要抓手。市紅十字會協同多部門開展聯合演練,在一次次實戰模擬中,各部門之間的配合越來越默契。同時,與應急部門推進救援設備共建共享,不斷提升救援力量的硬支撐。
織密宣傳教育“防護網”
近年來,市紅十字會精心打造志愿服務品牌,通過一系列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將防溺水安全知識送進千家萬戶。
“防溺救援大課堂”是其中的“明星”品牌。它采用模擬場景、互動參與、沉浸式教學等新穎形式,讓參與者仿佛親歷溺水場景。因其寓教于樂的魅力,該課堂成為群眾點單率最高的志愿服務項目。今年以來,已累計開展33場宣講活動,覆蓋19000人次。
市紅十字會通過開展“水域守護”行動,充分發揮紅十字基層組織力量,已組織14個鄉鎮防溺巡護志愿服務隊,敲開800余戶家庭的大門,面對面宣講防溺水知識;“心能量”志愿服務聚焦留守兒童等群體,通過專業化心理疏導服務,為86名孩子提供心理輔導,從心理層面降低涉險風險。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