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血車上的制服藍 生命路上的志愿紅
——記湖北省棗陽市無償獻血志愿者趙琪
時間:2025-07-18
晨光里,趙琪卷起藍襯衫衣袖,完成又一次無償獻血。這名湖北省棗陽市市場監(jiān)管局的“制服衛(wèi)士”,用近三十年如一日的熱血奔赴,在平凡崗位上書寫著共產(chǎn)黨員的赤子答卷。
從一則公益廣告到一生熱血堅守
1997年盛夏,電視里循環(huán)播放的公益廣告如星火燎原:“熱血相連,生命相托”。剛參加工作的趙琪就是在這句廣告詞的號召下走進了棗陽街頭當時的簡易獻血屋,200毫升殷紅血液自此成為他丈量人生價值的特殊標尺。
從青絲到華發(fā),從200毫升到400毫升,趙琪的獻血證摞成了厚厚一沓。這些泛黃的“生命存折”記載著44次挽袖獻血,1.7萬毫升熱血相托。當同事們驚嘆這個數(shù)字時,他總笑著晃晃胳膊:“看這肌肉線條,都是獻血贈送的健康福利。”
“獻血無損身體健康,還可以挽救他人生命,何必吝嗇自己的血液呢?”面對家人朋友的不解,趙琪總是耐心解釋。這份執(zhí)著,不僅源于對生命的敬畏,更源于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責任擔當。多年來,每當血站發(fā)出緊急用血通知,他總是第一時間響應。
在趙琪的感染下,他的妻子也已累計獻血6400毫升,兩人還共同加入了中華骨髓庫。為保持最佳捐獻狀態(tài),他們堅持晨跑鍛煉,辦公室抽屜里常備著紅棗枸杞茶。“要隨時準備成為別人的生命種子啊。”趙琪笑言。
從市場監(jiān)管藍到紅十字紅
2023年秋,趙琪多了個新身份——棗陽市市場監(jiān)管局紅十字志愿服務隊隊長。他帶著40余名青年干部走街串巷,把獻血車開進工業(yè)園區(qū)。“小張你看,這袋血可能救活車間里某個工友的親人;那袋血或許能讓醫(yī)院走廊里焦急的家屬展開眉頭。”
疫情防控最吃勁時,作為紅十字志愿者的趙琪把藍襯衫換成了紅馬甲,主動參與社區(qū)值守。在值守卡口的160個小時里,他既是“代購員”又是“心理師”,幫獨居老人買藥送菜,為焦慮居民疏導情緒。當有人問起如何平衡工作與公益,他總指著辦公室墻上“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獎狀:“看見沒?這就是答案。”
三十載熱血不涼,趙琪用行動書寫擔當。2008-2009年度,他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2014-2015年度,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2018-2019年度再獲銅獎,2020-2021年度獲得銀獎。參加工作以來,他還多次獲得“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