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十字精神耀茶鄉
——云南省普洱衛生學校紅十字會工作紀實
時間:2025-07-25
云南省普洱衛生學校紅十字會成立于1988年,36年來,始終以“弘揚人道主義精神、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為核心,緊扣“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與“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以建設文明、和諧、法治、平安、綠色、智慧衛校為目標,在制度建設、融合發展、品牌創新、公益實踐中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紅十字事業之路,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守護生命、傳遞溫暖”的初心使命。
深耕制度沃土
筑牢紅十字事業發展根基
普洱衛生學校紅十字會以黨建引領,將群團工作融入學校發展,通過“三化”建設構建管理體系。以制度化為綱,由學校黨委統籌,健全完善志愿服務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明確組織架構與工作流程;以規范化為基,設班級分會,選拔學生會長,實現“校—班”兩級聯動;以系統化為要,整合資源,建立協作機制,形成“黨委領導、部門協同、全員參與”工作格局,現有注冊會員4700余人。近年來投入110萬元,建成心理健康指導中心、紅十字活動室及應急救護培訓中心,為發展注入動能。
深化融合聯動
構建全維育人實踐體系
普洱衛生學校紅十字會打破單一服務邊界,推動“紅十字+”多元融合,構建起“教育+服務+育人”的全維實踐體系。與思政教育融合,聯合共青團、關工委開展主題團日、愛國主義教育等活動,將人道主義融入青少年價值觀塑造;與專業教育融合,依托醫學專業優勢,開展無償獻血等宣傳,打造“生命教育”實踐課堂;與心理健康相融合,建成心理健康指導中心,通過“心理驛站+志愿服務”模式,為師生提供心理支持。此外,采取“請進來+走出去”培養模式,2014年以來,先后邀請上海、天津等地高校青春善言行(YABC)導師開展青春善言行同伴教育骨干培訓,選派30余名應急救護師資赴外進修;2017年,組織志愿者深入墨江哈尼族自治縣聯珠鎮瓦房村,開展“民族地區紅十字文化傳播”活動,將紅十字精神播撒到邊疆村寨。
厚植品牌意識
培育特色化實踐品牌集群
普洱衛生學校紅十字會以“一計劃一特色”為抓手,打造五大核心品牌,形成“救在身邊、防艾護航、心靈守護、綠色同行、生命接力”的品牌矩陣。“星火計劃”聚焦應急救護,開展培訓活動,2023年至2024年累計培訓1200余人次;“紅絲帶計劃”深耕禁毒防艾宣傳;“陽光計劃”關注心理健康,依托“5·25心理健康月”等活動,開展各類心理輔導;“空瓶計劃”踐行綠色發展,資助困難學生;“紅細胞計劃”助力生命接力,2016年以來組織1133人參與無償獻血,累計獻血量達254 900毫升,獲評“普洱市無償獻血工作先進單位”稱號。2022—2025年“5·8人道公益日”“99公益日”通過網絡及線下籌款77 829.09元,用于關愛“一老一小”“扶困助殘”和鄉村振興項目。這些品牌活動不僅提升了普洱衛生學校紅十字會的社會知名度,更充分發揮了學校紅十字工作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育人作用。
創新傳播路徑
塑造新時代公益先鋒形象
普洱衛生學校紅十字會緊跟時代步伐,以“傳統+新媒體”雙軌傳播,“服務+評價”雙向激勵。黨委聚焦“三救三獻”,打造“服務大局、真情惠民”的生力軍,做時代先鋒隊。通過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開設“紅十字微課堂”,發布急救知識、公益動態等內容;將培訓與考核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激發參與熱情。近年來學校榮獲“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全國學校急救教育試點學校”等多項榮譽;2024年,學校教師晏庭將作為普洱市唯一代表出席中國紅十字會第十二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成為學校公益影響力的生動注腳。王必能、楊思瑜、晏庭將、謝雨珍、殷志余等師生被云南省紅十字會評定為五星級志愿者,1500余名師生被評為普洱市二星、三星、四星級志愿者。在2025年普洱市第四屆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展示交流活動中,學校紅十字會參展項目“太陽花,心靈充電站——全民心理健康文明實踐項目”榮獲金獎。
站在新起點,普洱衛生學校紅十字會將以紅十字精神為引領,以熱情與務實,在守護生命中傳遞溫暖,在服務大局中彰顯擔當,培養更多衛生健康人才,讓紅十字之花在普洱綻放得更加絢麗。
曾琳寓 廖智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