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載熱血守護者的生命答卷
——記浙江省紹興市無償獻血志愿者李志勇
時間:2025-08-05
李志勇,男,1958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浙江希望包裝有限公司退休職工。他先后入選“浙江好人”“中國好人”榜,6次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還獲得了全國無償獻血終身榮譽獎、浙江省紅十字奉獻服務獎、紹興市道德模范等10余項榮譽。這些沉甸甸的榮譽,是他用二十載熱血與堅守寫下的生命注腳。
20年堅持:平凡工人的非凡堅守
1998年3月,李志勇第一次挽起袖子獻血。當血液順著導管緩緩流淌,他真切感受到獻血并非難事,這份踏實的體驗,成了他與無償獻血結緣的開端。2004年1月,他加入“紹興市無償獻血志愿者”隊伍,從此固定捐獻機采血小板——原本每6個月一次的全血捐獻,被他縮短到平均每月一次的成分血捐獻,用更密集的奉獻,為生命續航。
連李志勇自己也未曾料到,當年那個簡單的決定,會延續整整20年。2018年7月14日,60歲生日當天,他完成人生第156次獻血后光榮“退役”。20年間,他折合獻血 12.2萬 毫升。這名普通工人用日復一日的堅持,在垂危患者與生命之間架起了堅固的橋梁。
工作之余,他常跟著獻血車走進學校、企業,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一點點消除人們對無償獻血的疑慮。在他的帶動下,40余名同事陸續加入獻血隊伍,“希望血隊”由此組建,讓熱血的溫度不斷傳遞。
榮譽背后:永不停止的公益腳步
156本獻血證堆疊起來,成了李志勇最珍貴的“勛章”,但他的公益腳步從未因榮譽而停歇。退休后,他把時間投入到更廣闊的志愿服務中:組織志愿者走進養老院,為孤寡老人讀報、理發、拉家常,用陪伴驅散孤獨;自掏腰包購置放映設備,在社區廣場播放公益露天電影和戲曲,讓老人們在家門口就能學到科學知識,讓文明新風悄悄住進心里。
奉獻早已融入他的生命。2008年起,四川汶川、青海玉樹、浙江余姚……每次災害發生,他都主動捐款;2011年,他鄭重辦理了遺體器官捐獻登記手續,決定在百年之后,把自己最后的“禮物”留給這個世界。
“科學家能用智慧為國家做貢獻,我作為平民百姓,就用這樣的方式幫助別人,才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生。”這位老黨員的話,樸素卻滾燙。
病榻微光:全城接力的生命守護
2023年12月,命運給了這位英雄沉重一擊——李志勇被確診為肺惡性腫瘤晚期伴骨轉移。曾經無償獻血156次的他,如今癱瘓在床,連翻身都需要兄嫂協助。終身未婚的他,僅靠退休金維持生計。
英雄落難的消息傳開,愛心迅速匯聚成河:市、區兩級紅十字生命關愛志愿隊組織捐款陪護;裘宇飛等3位“浙江好人”冒雨驅車趕往王壇鎮,送去萬元善款;原工作單位浙江希望包裝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周亞軍帶隊慰問;當地街道緊急落實幫扶政策……一場場跨越各界的愛心接力,在病床前溫暖交織。這座曾被他用熱血守護的城市,正全力守護他。
“生病以來,這么多愛心人士關心我,每次看望都是鼓勵。”李志勇說,他一定努力加油,堅持治療——這份被愛滋養的勇氣,恰是他播撒善意的最好回響。
紹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