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稀有,但愛心不稀有”
——記江蘇省興化市無償獻血志愿者林安方
時間:2025-08-19
在江蘇省興化市,有一名普通的供電員工,用13年的堅守與奉獻,為稀有血型患者架起了一座生命之橋。他叫林安方,國網興化市供電公司中堡供電所的一名農電員工,也是一名中共黨員。在他53年的人生里,因擁有僅占中國漢族人群0.034%的Rh陰性血(俗稱“熊貓血”),成為了危難時刻的“生命擺渡人”。
初識稀有:一次獻血揭開特殊使命
2012年8月24日,國網興化市供電公司組織集體無償獻血活動,時年40歲的林安方主動報名。當檢驗結果出來時,他才知道自己的血型不一般——是罕見的Rh陰性血。“這種血型在漢族人群中僅占千分之三,比‘熊貓’還稀有。”醫務人員的解釋,讓林安方第一次意識到自己身體里流淌的是能為他人托舉生命的“特殊禮物”。
那次獻血后不久,他便收到消息:自己捐獻的血液通過調配,成功救治了一名異地患者。“原來我的血能救命。”這個認知像一顆種子,在他心里扎下了根。此后,他主動登記加入稀有血型捐獻者數據庫,默默等待著需要幫助的信號。
風雪馳援:拒絕重金的生命速遞
2018年2月14日,春節剛過,雪后的水鄉興化寒意刺骨,路面結著薄冰。林安方接到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的緊急來電:一名68歲的建湖縣男性患者因肝硬化、巨脾癥引發重度貧血,生命垂危,急需Rh陰性血,而當地血庫沒有儲備,醫院通過大數據匹配到了他的信息。
“我馬上到!”沒有絲毫猶豫,林安方掛斷電話便叫上兒子驅車前往。雪后路滑,原本1個多小時的車程,他們小心翼翼地開了近2小時。抵達醫院后,他立刻配合完成體檢、采血前檢查,順利捐獻300毫升“熊貓血”。
血源輸入后,患者病情迅速穩定。患者兒子激動地從包里掏出一沓現金塞給林安方:“大哥,您救了我父親的命,這點心意一定要收下!”林安方當即婉拒:“我是共產黨員,獻血是為了救人,不是為了錢。只要有需要,我隨時都在。”
2025年7月18日13時30分,正在準備參加單位安全學習的林安方,再次接到興化市人民醫院血站的求助電話:一名外地女患者突發消化道大出血,急需Rh陰性血救命。
“救人要緊!”他立刻向所長請假,所里負責人得知情況后,迅速派車送他前往醫院。登記、體檢、初篩、采血……4個環節一氣呵成,300毫升珍貴的“熊貓血”很快封裝完畢,由接應車輛緊急送往泰州檢測中心,為患者贏得了寶貴的救治時間。
2012年至2025年,林安方累計捐獻900毫升“熊貓血”,每一次都在生死關頭為陌生人注入生的希望。
不止于獻血:一名黨員的日常堅守
在同事眼中,林安方不僅是危難時刻的“獻血英雄”,更是工作中的“排頭兵”。他愛崗敬業、業務精湛,多次被公司和地方黨政表彰為“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
生活里的林安方,是出了名的“熱心腸”:主動參與愛心公益、幫扶殘疾群眾、接濟困難家庭……處處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行動詮釋“率先垂范”。
如今,工作之余的林安方,總會格外關注稀有血型者協會和相關微信群的動態,只要有獻血號召,他總是第一個報名。“血液稀有,但愛心不稀有。”他常說,“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多一個人伸出援手,就多一個生命能跨過難關,這才是社會大家庭該有的溫暖”。
馮兆寬 花滿中 王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