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直播”,送去希望
——杭州市上城區志愿者王文杰捐獻造血干細胞側記
時間:2025-09-09
8月29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定點造血干細胞捐獻采集醫院里,來自上城區的志愿者王文杰的手臂連接著細細的輸血管,血液在血細胞分離機中循環、分離,再回輸體內,這個過程將持續數小時。沒有提詞器、剪輯臺,也沒有閃爍的直播間燈光,但這一次,這位平日里隱藏在鏡頭后的電商視頻編輯,成為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場“直播”的絕對主角。他“播出”的內容,是一名血液病患者的希望。
幕后到臺前:生命接力的“剪輯師”
出生于2000年的王文杰畢業于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入行3年多,他在杭州的電商領域從事著典型的幕后工作:視頻拍攝、剪輯、文案編輯,偶爾在直播間擔任助播。他的職責是打磨內容,突出亮點,將商品最好的一面呈現給觀眾。他習慣于將焦點對準他人,自己則隱于幕后。
命運的腳本在2025年7月底被改寫。一通來自杭州市上城區紅十字會的電話,告知他與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沒有猶豫,王文杰當即答復:“我愿意捐獻。”這份毫不猶豫,源于他長期的善念積淀。早在2020年,王文杰就開始參與無償獻血,至今已累計獻血3200毫升。而加入中華骨髓庫的契機,則頗具故事性。2023年,大學畢業后,王文杰曾入職老家的消防隊。一次休假獻血時,采血護士向他詳細介紹了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意義,他當即留下了10毫升血樣,成為了一名中華骨髓庫入庫志愿者。“在消防隊工作,本身就是守護生命,我覺得加入中華骨髓庫是另一種形式的守護,很自然就同意了。”王文杰回憶。
精心“籌備”:為確保“播出”順利
捐獻造血干細胞并非一蹴而就。在高分辨配型和嚴格體檢階段,王文杰展現出了極大的責任感和決心。他深知這份“生命種子”的珍貴,格外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態:調整作息、清淡飲食、加強鍛煉。上城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也全程協助,為他提供指導和關懷。最終,所有檢查項目一路“綠燈”,順利通過,采集日期定于8月29日。
消息傳出,他的朋友圈和工作群沸騰了。朋友們紛紛點贊支持,稱他是“真英雄”。所在電商公司的領導更是特批帶薪假期,全力支持他的善舉并號召同事們向他學習。“文杰平時工作認真負責,富有愛心,他能做出這樣的決定,我們一點都不意外,公司是他堅強的后盾。”
愛是唯一的背景音
采集當天,病房成為了最特殊的“直播間”。沒有貨品,沒有促銷話術,只有血細胞分離機低沉而穩定的運行聲,如同生命律動的節拍,唯一的“嘉賓”是王文杰的母親。母親最初得知消息時,充滿了擔憂,畢竟在父母眼中,孩子永遠是孩子。但她愛兒子,也理解他的決定,最終選擇將擔憂化為支持,特意從淮安老家趕到杭州,全程陪伴,用無聲的行動給予兒子最堅實的力量。
8月29日,經過4個多小時,成功采集了258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王文杰也順利成為上城區第64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捐獻完成的王文杰雖然身體有些疲憊,但臉上始終帶著笑容:“平時在直播間,我們是努力把產品‘播’好,把觀眾留住。今天這場‘直播’,目的更純粹,就是希望我的造血干細胞能‘播’種成功,把那個小生命留住。這一回,我自己成了主角,感覺責任重大,但無比值得。”
高干